半夏、生姜、甘草三瀉心湯的共同作用有()
半夏瀉心湯,生姜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三方,均治胃氣呆滯,濕濁中阻,升降失常之心下痞硬,均體現(xiàn)了瀉心消痞之治。
三瀉心湯,就是半夏瀉心湯、生姜瀉心湯跟甘草瀉心湯。是同一個主要方劑結構作一個加減,差別不大。主癥都是抓心下痞。服法都是要先用比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,然后把渣渣撈掉,再光煮那個湯,收到三碗。
三瀉心湯,就是半夏瀉心湯、生姜瀉心湯跟甘草瀉心湯。主要方劑結構作一個加減。主癥多半也都是抓心下痞。
瀉心湯總結
二黃或三黃瀉心湯雖然是消火降火的藥,但也是破陰實的藥,可以用來化淤。如果是病人冒冷汗,手腳冷,陽不守陰,陰血散漫就要用四逆湯、封髓丹、潛陽丹。
原《金匱要略》17-10:嘔而腸鳴,心下痞者,半夏瀉心湯主之。半夏瀉心湯的用法:嘔而腸鳴,心下痞者。也就是這個人的病是心下痞之外,他的征兆是容易嘔吐,然后肚子會咕嚕咕嚕響。
半夏干姜,辛以散虛滿之痞;黃芩黃連,苦以瀉心膈之熱。人參甘草甘以益下后之虛,大棗甘溫,潤以滋脾胃于健。曰瀉心者,言滿在心膈而不在胃也。
根據(jù)《傷寒論》有關條文,并結合診治實踐,總結出半夏瀉心湯應用指征十六字: 胸脘痞滿,納呆氣逆,苔膩舌紅,脈象弦滑 。
生姜瀉心湯的中藥方劑
1、處方:生姜瀉心湯 生姜15g,法半夏15g,黃連、黃芩各10g,黨參、炙草各15g,干姜10g,大棗15g(擎)。方解:方用生姜、半夏溫中降胃,以開相火下降之路。用黃芩、黃連,降相火降膽經,以收散漫之熱。
2、【處方與加減】生姜12克,半夏10克,干姜10克,大棗10克,黃連6克,黃芩10克,黨參15克,白芍20克,炙甘草10克?!竟πc用法】水煎服。主治慢性結腸炎。癥見腹痛,腹瀉,心下痞滿。舌質淡,苔黃微膩,脈濡緩。
3、【煎服法】上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(附子瀉心湯,本云加附子,半夏瀉心湯、甘草瀉心湯,同體別名耳。
4、生姜瀉心湯方 生姜四兩切,甘草三兩炙,人參三兩,干姜一兩,黃芩三兩,半夏半斤洗,黃連一兩,大棗十二枚劈。用生姜排胃里的水,胃外面的水產生的惡心用半夏。
生姜瀉心湯
《醫(yī)宗金鑒》“名生姜瀉心湯者,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。生姜、半夏散脅下之水氣; 人參、大棗補中州之土虛;干姜、甘草以溫里寒; 黃芩、黃連以泄痞熱。
每次溫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。 【功用】和胃消痞,散結除水。 【主治】水熱互結,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。干噫食臭,腹中雷鳴,下利。提醒您:生姜瀉心湯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絡,使用前請遵醫(yī)囑。
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之生姜瀉心湯 1 處方 生姜、黃芩、人參(去蘆)、干姜(炮),各二錢。
生姜瀉心湯是由甘草、元參、干姜、半夏、黃芩、黃連、生姜、大棗這幾味藥組成的。這個方子是《傷寒論》里面的半夏瀉心湯減少了干姜的用量,再加上生姜組成的。
黃連與經方14首介紹之“瀉心湯”系列
1、.半夏瀉心湯:組成:半夏12克(洗) 、黃芩 、 干姜 、人參 、甘草(炙)、各9克, 黃連3克 、大棗12枚(擘)。上七味,以水1升,煮取600毫升,去滓,再煎取300毫升,分二次溫服。
2、吐血:史,五十歲。酒客大吐狂血成盆,六脈洪數(shù),面赤,三陽實火為病。與大黃六錢,黃連五錢、黃芩五錢。瀉心湯一帖而止,二帖脈平,后七日又發(fā),脈如故,又二帖。
3、黃連瀉心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,水2鐘,煎8分,空心熱服。
4、半夏瀉心湯者,即生姜瀉心湯去生姜而君半夏也。去生姜者,惡其辛散,引津液上奔也。君半夏者,瀉心諸方,原用以滌飲,此因證起于嘔,故推之為主君耳。
生姜瀉心湯簡介
1、《醫(yī)宗金鑒》“名生姜瀉心湯者,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。生姜、半夏散脅下之水氣; 人參、大棗補中州之土虛;干姜、甘草以溫里寒; 黃芩、黃連以泄痞熱。
2、功能主治 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之生姜瀉心湯主治傷寒汗出后,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,噫氣臭,脅下有水氣,腹中雷鳴不利者。3 生姜瀉心湯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,水二鐘,煎至一鐘,不拘時服。
3、【功用】和胃消痞,散結除水。 【主治】水熱互結,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。干噫食臭,腹中雷鳴,下利。提醒您:生姜瀉心湯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絡,使用前請遵醫(yī)囑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藥生姜瀉心湯的組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的幾點解答對大家有用,有任何問題和不懂的,歡迎各位老師在評論區(qū)討論,給我留言。